设计师素描·特辑vol.2 | 说想造房子的人,有多少做到了?秦曙:认准了的事,专注到底
-vol.2-
“以后好想造个房子啊!”很多人这么说过吧,很多梦想不过是这么想想而已,很多“以后”说着说着就没有然后了。
可是对于秦曙来说,造房子也算不上他的人生计划,反而源于兴趣所至,加一个坚持不懈。虽然造的不是自己的房子,却在建筑这件事上,越做越坚定。本期“设计师素描·特辑”通过采访带大家认识建筑师秦曙:既然人生认准了“造房子”这件事,便心甘情愿,只顾专注向前。
●●
选择建筑之路
也许是童年不知不觉埋下的种子
童年时期,秦曙跟随在大学当老师的父母一起居住在教职工大院,大院里住着许多老师,彼此熟络,小孩们也总玩在一起。其中,有一位教美术的叔叔,每个周末都教大家画画。水彩、素描、国画、拼贴各种表现形式都带大家尝试,天气好就出去写生。抬头可以画小山和树木,低头可以画河流和鱼虾。河滩捡一堆石头回来,下次上课就是在石头上作画,半玩半学的很开心。
也是在那个时候,秦曙就在这位老师口里听说了赖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工艺美术运动美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听说了流水别墅。虽然那时还很懵懂,但秦曙依稀记得老师和他说,你画画画得不错,在学校的成绩也不错,长大了可以学建筑。
也许,就是这段童年时光,调动起秦曙对于艺术的注意力。后来,虽然大家都纷纷搬离了院子,秦曙也没再跟着老师学习画画,但高考成绩排名全校第二的他,在去北大学医和到同济学建筑之间,毅然选择了建筑学。
选择同济大学建筑专业后,秦曙对所学专业越发热爱:建造节出方案牵头搭房子,申请大学生创新课题和同学一起做项目,利用假期课余参与实习工作……“到了毕业的时候已是跃跃欲试,毕业后便进入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到建筑行业的设计工作。”
正所谓厚积而薄发。秦曙从童年到大学时代的热情和专业积累,让他在建筑这条路上愈走愈坚定。
●●
街头巷尾、城市美学、尊崇历史
设计灵感,BOOM!!
很多时候,灵感的迸发瞬间,来自视觉的第一感受,比如所见的线条、色彩……然而审视灵感来源深处,似乎更多的关乎设计理念、审美偏好,所有的这些又与生活记忆和城市氛围有不可分割的化学反应。
比如,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有一种很强的包容性。在这里能够接触到多元的文化和想法,大家也都愿意展示交流,这让上海的多元性深入街头巷尾,非常有趣。生活在此,秦曙熟悉上海众多的艺术馆、展示馆、博物馆,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看展,听讲座。参加这些活动,深入这种氛围,按秦曙的话来讲,“影响很大,学到很多”。
另一方面,作为城市建筑师,很多设计工作依靠城市的母体发展在推动,已经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的秦曙,在近几年工作中,越发能感受到“城市是母体”的意义。
上海,在历史洗礼和社会发展中,留下众多历史老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有美学意义,还饱含人文故事。因此,不管是人们欣赏建筑的方式,还是改造保护建筑本身,对自然和历史的尊崇之心不断被提及。这在秦曙参与的建筑项目里,是一种“向史而新”的建筑理念。
“向史而新”,由秦曙所在原作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章明教授提出,是基于工作室多年来在既有建筑和既有环境改造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种理念,一直指导着的设计工作。
在做杨浦滨江一期示范段的时候,需要设计一个联系防汛墙上下的坡道廊架。在调研该场地历史信息、翻阅历史照片的时候,看到纺纱厂的整经机,有很多线缠绕在轮毂上。当时就觉得很有触动,从这样一个老旧机器上得到了设计纺纱廊架的灵感,最后设计了一个有着丰富光影空间的构筑小品。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秦曙所在团队对主展场船坞的改造工作中,小心翼翼地保留了坞壁上层叠的油漆,配合灯光设计使其焕发生机。通过采用脚手架的形式搭设看台和构筑物,轻巧纤细的脚手架体系和厚重的船坞形成了比对的关系,然而船厂工人在船坞内修造船只时也是用脚手架搭设作业平台。
新介入的元素最低限度的干预了原有场地,形成了清晰的新旧对比。与此同时,新的元素又与场地的历史记忆形成某种关联,他们将其阐述为:“锚固与游离”。
秦曙谈到,其实任何的工程都是对于环境的介入。环境包括自然的部分,也包括人文的部分。所以在进行设计之前,对环境身后的脉络做充分的了解,尊重背后的逻辑关系是很重要的。设计工作有时候更像是顺应着时间和空间的脉络去推动环境发展演变。
城市是记忆的载体,城市老建筑更作为一种具象化的标志,虽然变换各种各样的形态,但依旧需要延续历史鲜活的生命力。
●●
关于公共空间建筑
未来时 新思考
譬如说,我们是否正处在社交媒体和电商正取代和消灭传统社交场域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刻更加孤独。当下,甚至是不久的将来,增加公共空间建筑,是否正是加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对此,秦曙有他的思考。
交往、自我展示以及自我实现源于人性的需求。新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可能性。秦曙认为,虚拟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实体公共空间的缩减。其借助于多样的媒体技术,在今天的城市里发生着更加丰富的公共活动。各式各样的音乐节、乐跑活动、周末集市,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预约、举办、宣传。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公共空间的诉求。公共活动的多样性和多发性对公共空间的包容度和灵活度有了更强的诉求。
然而公共空间的特色与品质也成为这些活动举办选址时考量的因素。所以,今天出现了这么多的“网红打卡地”,这是虚拟与现实共生和相互促进的结果。虚拟的交流平台或者说是虚拟的公共空间,也需要现实世界作为支撑。毕竟所有的想象力最终还是来源于现实的。
这一点在秦曙参与的绿之丘项目中深有感触。绿之丘在建成时便借助各社交平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官宣之前,就已经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摄影作品和公众号推送,体现出公共性在虚拟与现实双重促进下的生长。
除此之外,针对公共空间在疫情期间面临的新一轮考验,未来公共空间应该如何?秦曙在近期也经常思考到这些。
他谈到,这个部分可能就需要提到弹性城市的方面了,公共空间作为城市中最敏感的部分,在面对城市灾害的时候需要有充分的应急机制。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方舱医院,这个应该能算得上是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快速应急的正面案例。建立健全公共系统的应急机制从城市设计到公共建筑设计确实都是值得思考的。
谈到近期参与的项目,听到业主说想要“有灵魂的设计”。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模式化的设计建设迅猛发展,出现了很多地方都长的很像的情况。秦曙想,对于公共空间来说,可能最重要的就是所谓的灵魂。在设计和建设中,需要寻找到能够抵抗同质化的力量,让人们对这样的一个区域能够有认同感。
●●
既然认准了,就永远热爱
在过去七年间,秦曙在原作工作室参与了很多项目。有幸在章明老师和张姿老师的带领下投身到了有意义的项目中。两位老师都非常敬业,章明老师也经常工作到凌晨。因为竞标比拼的关系还结识了何镜堂院士工作室的同仁,有一次看到他们朋友圈里70多岁的老先生深夜里温稿准备项目的汇报答辩。
作为一个年轻的建筑师,在这样一个团队里工作,参与的每个项目都是重要的学习和成长历程。
譬如,在参与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系列项目时,从宏观的城市设计一直到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整个过程历时五年,涉及建筑、景观、室内、水工、道路、隧道、公共艺术品等等各个方面。从设计桥梁到景观再到码头再到建筑,整个历程做了很多尝试,秦曙甚至自学了雨水湿地的水平衡计算方式。经过这个项目锻炼了一种从城市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各方的社会关系来思考具体设计策略的视角。
借用伦佐·皮亚诺的话:“建筑是一群人的冒险”,任何一个大胆的富有想象力的设想都需要对新的领域的探索学习求证,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过程。
有时候,秦曙会觉得学习建筑或者说学习设计有一种“择一事,修一生”的感觉。现在,他想用这句话和同是追梦的人们共勉:“相信专注的力量”。
采访最后:“在理想条件下,有特别想尝试的设计吗?”秦曙答道:“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有机会尝试可动装置的设计,一直希望做一个会动的房子。”
秦曙,专注“造房子”的建筑师,未来在路上。
秦曙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原作设计工作室副主任建筑师 |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上海杨浦滨江南段高级项目主管;第三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总建筑师助理。
2016 作为核心设计人员参与了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贯通方案的总体规划设计。
2014~2019 作为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多个重要项目的主创建筑师和项目负责人完成了:一期(示范段);二期概念方案设计及全过程咨询;二期安浦路桥;二期配套用房(坐石观云);杨树浦驿站之人人屋;绿之丘(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改造);原明华糖厂临江仓库再生改造;三期(电厂段);五期1标段(杨浦大桥下贯通段);上海船厂船坞更新改造等建成项目。
2012~2014 参与了迪士尼梦幻剧场、上海诺华张江科技园、咸阳文化中心大剧院、荆门传媒中心等项目的设计工作。